学生在认真焊接电路(摄影:张冕桐)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设计电路、实际焊接、调试电路的能力,增加学生们对电子电路知识的认识和了解,11月26日上午9时,由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特邀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共同举办,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与科技协会承办的第八届青岛市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基础实验楼B117室、B107室、B417室举行。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刘伟锋教授出席活动。
刘伟锋教授做赛前动员讲话:“我校五年前发起青岛市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最初仅有西海岸院校参加发展到现今东海岸院校也有参加,希望五个兄弟院校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共同携手共进。”作为东道主,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工作人员为参赛人员做好器具的准备与发放。参赛选手们一边进行着手上的工作,一边同其他队员进行讨论,一刻不停地进行比赛。在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激烈比拼之后,竞赛作品陆续“出炉”。
天气很冷,学生们却都将大衣脱下放在前方的实验台上。他们右手攥着电烙铁,左手持焊锡,将焊锡融化成银色的点,点连成线,在电路板上“绘制”早已设计好的电路,电路板上时时冒出缕缕白烟。赛后,选择B组题目的山东科技大学的单恒表示:“B组题目较为容易,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我们却因为一个特别微小的错误纠结了很久,比如说排阻放反了。我的感受是以后做事还是要认真、细心一点。”
据悉,本次比赛共有3个学校、76支队伍、152人参加,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7支队伍,山东科技大学47支队伍,青岛理工大学12支队伍。今年比赛在题目设置上进行了优化,由以前的单一难度模式改为三个难度梯度模式分别为A、B、C组,参赛队伍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选题,A组题目为基于89C52单片机的时钟设计、B组题目为基于89C5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C组题目为基于89C52单片机的抢答器设计。三个难度梯度模式激发了选手们的参赛热情,也使得本次比赛更具挑战性。比赛设置一等奖三组(其中ABC题各一组)、二等奖五组、三等奖十组,由评委根据A,B,C题难度等级以及同学们电路功能、美观完成情况打分确定成绩,比赛结果将于一周内公布。
【作者:徐文华 马文杰 责任编辑:徐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