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线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在线  学生工作

赓续红色根脉,共筑强国使命——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三校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

时间:2025-03-31浏览:2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3月2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测控系教师党支部,自动化专业学生第二、第四党支部,山东大学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院微波工程系研究生第六、第八党支部,物理电子系研究生第四党支部,共同开展“赓续红色根脉·共筑强国使命”三校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

1 同学认真听讲

2 三校联合

山东大学商学院杨秉睿同学,以“弘扬教育家精神,筑牢爱国之情,让青春之舟踏浪前行”为主题,生动讲述山大老校长潘承洞的生平事迹,带领大家学习潘承洞先生的教育家精神。他指出,潘承洞先生为数学、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激励着广大青年树立理想主义追求,培养吃苦耐劳和守正创新精神,在这个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青春的创造活力点燃科技强国梦想,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璀璨篇章。

3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生杨秉睿发言

电子科技大学微波工程第八党支部王小璐同学聚焦遵义会议精神和电子科学家精神,作“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主题宣讲。遵义会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纠正错误,与科学家“求实”精神相通;强调独立自主,与科技自立自强相呼应;民主讨论与集体决策,与两会精神民主协商、集中力量办大事相呼应。新时代青年应弘扬遵义会议与科学家精神,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4 电子科技大学微波工程第八党支部学生王小璐发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测控系党支部陈孝喆老师以“铁肩担使命,热血铸油魂”为主题,开展“王进喜与大庆铁人精神”专题党课。陈孝喆指出,面对深层油气勘探、高端装备国产化等挑战,“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意志和“三老四严”的求实作风,正是突破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智能油藏描述等“卡脖子”技术的精神指南。新一代青年要传承铁人精神,在油气人工智能、智能钻采装备、碳捕集利用等领域勇攀高峰,以“端牢能源饭碗”的担当加速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注入创新动能,用新时代的“铁人答卷”助力能源强国建设。

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测控系党支部教师陈孝喆发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实学力行”宣讲团魏家欢同学,以 “怀公睿思启青衿,笃行科研谱汗青”为主题,生动讲述郭永怀的生平事迹,深度剖析其崇高精神品质。他表示,郭永怀身上所展现的科学家精神,正是当下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所亟需的引领力量。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亟待更多有志青年勇挑科技创新的重担。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持续强化科技攻关,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续写科技强国的崭新篇章。

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学力行”宣讲团学生魏家欢发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本次“赓续红色根脉·共筑强国使命”三校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为各党支部建设注入新活力。通过学习党史中的先进人物事迹与精神,激励党员进一步明确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多层次地贯彻落实到日常行动中,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未来的学习、科研与工作中,各支部党员应将此次联学共建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科技创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在学术研究里,党员们应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不断探索前沿领域,用科技创新成果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在日常生活中,党员们应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人,凝聚起共筑强国使命的磅礴力量。

7 全体合照

 

【作者:赵梓博 刘瀚文】


学习教育

专题教育

实验教学平台

学校OA系统

学校邮件系统

相关文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