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学子参观大荔县文化馆 拜访古城里的百年文化

作者:代娟发布者:王珺发布时间:2019-07-30浏览次数:349

队员和文化馆非遗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代娟摄

中国青年网渭南7月25日电(通讯员 代娟)陕西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蕴藏着无数的历史宝藏,流传着独特的文化艺术。

7月2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行者无疆实践队横跨山东、河南,来到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探寻同洲古城里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

大荔县的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大荔人数千年的生产生活,创造出众多极富特色的民间文化技艺。23日早上十点,实践队来到了大荔县文化馆,文化馆非遗组组长林宏霞、干部陈健为我们打开了面花、皮影、陶塑与剪纸的展厅。自大荔县2005年以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挖掘、抢救保护工作,使得大荔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得到了保护与发展。

建筑面花独具一格

大荔面花又叫“礼馍”,以普通面粉为材料,用针、线、梳子、剪刀等工具,靠一双手揉捏出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千姿百态的民间塑艺,造型拙朴、栩栩如生。

在大荔文化馆二楼展厅正中心放着一套二月初二所做的祭祀面花。与其他地区的面花相同,大荔面花也起源于祭祀,而不同的是,在大荔县阿寿村有着全国独一无二的建筑面花。每逢二月初二,阿寿村村民就会制作牌楼、药王庙、转云伞等面花,送至纪念药王孙思邈的庙宇中,感谢药王对祖先的救助同时祈求平安健康,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林宏霞向队员们介绍“大荔面花通常是不上色的,用最普通的白色就能展现出作品的生动形象。”在展厅中心的祭祀面花,因为材料的特殊性无法完整的长期保存,表面已经泛黄,甚至出现裂痕。但这些透过这些瑕疵仍能看出花纹的精致繁杂。“面花在阿寿村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年节祭祀,都是不可或缺的。”林宏霞赞叹道“这是真正的群众的艺术。”

同洲皮影享誉中外

“华洲的迷胡,合阳的线,同朝的灯影天下传。”曾被誉为“宫廷音乐”的皮影戏在如今已经是一项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

大荔皮影的起源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皮影所用多为牛皮或驴皮,经过造料、制皮、雕镂、影绘、压平等步骤制作完成,其雕刻刀工精细、线条明畅、色彩艳丽、布局巧妙,根据舞台演出的需要,安装数根签子即可表演。皮影戏不仅仅是皮影的独角戏,吹、拉、弹、唱,样样齐全。

在文化馆展厅的墙壁上就挂着牛皮制作的皮影,有完整的一幕戏剧,也有花鸟鱼虫,人物神态各异,动物活灵活现,色彩明暗分明,雕刻细致入微。年代久远的缘故,皮影上可见色彩斑驳泛黄,林宏霞说“最初的皮影上色是用天然的染料,颜色长久不褪,如今用的大多都是颜料,时间一长就会变色了。这墙上挂的就是用古法上色的皮影,时至今日,仍然明艳生动。”

配合皮影戏演唱的就是委婉细腻,清丽典雅的碗碗腔,即具高雅的宫廷韵味,又有平民特色,是一项雅俗共赏的传统戏曲艺术。同朝皮影在2000年就走出国门,先后出访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等国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与喜爱。

朝邑剪纸美轮美奂

朝邑剪纸在文化馆独占一个展厅,展厅的四周挂满了不同风格的剪纸。朝邑剪纸有有一独特之处,其戏文剪纸与同朝皮影同宗同源,戏文剪纸略皮影之繁,趋于简约,形似皮影。在文化馆的展厅里就挂着许多皮影戏的人物剪纸。林宏霞介绍“朝邑剪纸细致精巧,连人物的头发丝都清晰可见。”

除去戏文剪纸,展厅也有很多传统的剪纸,但都“暗藏玄机”。剪纸有栩栩如生的动物,全身上下唯有眼睛是彩色的,略有夸张,凸显生机;有简单的汉字剪纸,传统的“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手工艺人将汉字巧妙的与画结合在一起,别有趣味;有传统的窗花剪纸,在普通的“福”字里藏着鱼的花纹,别有洞天。

“以前剪纸的多是女性,她们很多花样都是自己设计的,到今天能保留这么多真的很不容易了。”林宏霞感叹道,“现在学剪纸的人越来越少,老一辈的手艺不知道能留下多少。”谈到此处,林宏霞难掩担忧和遗憾。

把参观文化馆作为实践队的第一个行程,其目的是为了让队员们直观的看到文化,初步的了解大荔县的非遗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也是为之后的调研做好基础,明确方向。

【作者:代娟 摄影代娟   责任编辑:王珺 胡藐月】